描述

文化赋能建设美丽乡村

时间 :2023-08-17 作者 : 来源: 浏览 : 分类 :民族文化

文化赋能建设美丽乡村

中国品牌智库专家  曾昭才

乡村振兴,文化先行。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,是乡村发展的根本,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着力点。文化振兴带动产业振兴、带动经济振兴、带动综合治理、带动美丽乡村建设。

2023年7月1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,今后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,要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,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,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美丽中国,离不开美丽乡村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国家,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。

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,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,但从总体上看,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相对滞后,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相适应;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;与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不相适应。因此,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,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意义重大、刻不容缓。

一、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

(一)缺乏整体规划。乡村文化建设思路普遍比较简单和传统,缺乏创新意识、开放意识、全面发展与综合治理意识;缺乏整体规划、系统开发和分步实施的发展战略。

(二)缺乏正确引导。一是部分乡镇党政、村支两委思想上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,“重经济、轻文化”;二是文化管理部门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积极有效的组织和部署;三是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文化建设;四是媒体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宣传不够,缺乏对典型经验的总结和推广。

(三)缺乏产业经营。相当一部分乡镇没有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,没有找到与乡村文化建设结合的主导产业,导致不能形成市场化经营,不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
(四)缺乏融合发展。当前乡村文化产业融合领域单一、模式简单、层次较低,没有构建合理的“产业链”。

文化也是生产力。乡村文化不仅具有文化价值,也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。文化振兴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支撑。

二、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:

(一)强化特色文化产业发展。乡村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本地特色资源,包括历史悠久的文物、名人、名产和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及自然景点,进行综合开发,形成规模经营,从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。如宁乡市黄材镇大力挖掘炭河里三千年历史的西周文化,通过招商引资,开发建设炭河古城,带动当地居民就业6000余人,撬动当地消费12亿元以上,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,并有力推动黄材及周边地区文旅融合发展。

(二)强化活动创新模式。乡村文化建设既要内容丰富多彩,又要符合村规民意;既要继承传统文化,又要与时俱进,群众喜闻乐见。如逐步实现乡村网络化,利用互联网(互联网+文化发展模式)、区块链、5G等科学技术发展乡村文化。根据各地的资源情况建设养老院、群众活动中心。经常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,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,营造和谐共处、安居乐业、幸福美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。

(三)强化文化品牌宣传。“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,在那里大有作为”。乡村文化建设既是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重点,也是难点,更是亮点。各级党政部门要主动作为,积极组织协调各方资源,不断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;新闻媒体单位要深入基层、深入一线,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品牌宣传和典型报道。2019年8月,我与同仁(省人民政府参事:段建南、王一兵、谭晓风和周志新等同志)赴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调研考察。当地政府对文化建设、文化宣传非常重视,通过各种宣传途径,十八洞村享誉国内外。通过现场了解到十八洞村从一个深度贫困的苗乡,通过政府的精准扶贫和村民十多年的拼搏奋进后,巨变成为一个家家户户脱贫致富实现了小康的先进示范村,我大为赞叹,并当即赋诗总结了十八洞村的发展经验:“秋风细雨精神爽,考察调研斗志昂。昔日荒凉无兽鸟,今朝处处凯歌扬。扶贫五化攻坚战,实行四包绩效量。重视人才文化先,乡村巨变普新章”。同时我结合这些艺术素材,还创作了“穷则思变”、“文化领航”、“美丽乡村”等书法作品,热情讴歌这一变化。

(四)强化家风民风建设。通过组织一批艺术家,挖掘本土文化特色,创作一些反映农村群众思想实际、带动转变观念、激励奋发向上的文艺作品,寓教于乐,凝聚共识;通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围绕勤劳致富、孝老爱幼、诚实守信、遵纪守法开展各类评选活动,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,形成争当文明先锋的良好乡村氛围,让文明蔚然成风。2019年6月12日,我参加省政府参事室和省文史研究馆组织的“乡村文化建设”调研,在浏阳沙市镇秧田村参观学习时,看到该村建有“农民书屋”、“展览室”、“体育馆”、“文化走廊”、“孝德墙”、“博士墙”(27名博士)、“教授墙”(12名教授)、“家风家训牌”,村民们个个都知书达礼,我由衷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乡风、家风的重视,感受到“文化”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深刻变化,欣然书写了“文化兴村”、“文化强国”和“乡村振兴”等书法作品,捐赠给了该村,受到当地乡亲称赞。